还记得小时候蹲在街机厅搓摇杆的日子吗?现在天龙横版游戏排行榜上那些像素风作品,把我们的童年记忆打包成了电子快乐丸。这期我们翻遍了Steam评分和玩家论坛,给那些打着怀旧旗号却让人停不下来的横版过关游戏排了个座次。
真正的好游戏从来不需要说明书,就像真正的高手从不在意排行榜
动作天尊永不退位
1.某些游戏角色出拳时带起的风声都透着专业,比如排行榜常青树《茶杯头》。那些需要背版(记住敌人出现规律)的弹幕关卡,让我们的手指在手柄上跳踢踏舞。开发商把上世纪三十年代动画片的油墨质感复刻进游戏里,连角色被打败时变成黑白遗照的细节都透着偏执。
2.新晋选手《终焉之莉莉》用钢琴曲代替战吼。雨夜里挥剑的孤儿院少女,斩杀怪物时会溅出暗红色音符。这种把BGM(背景音乐)编进战斗系统的设计,让每次连招都像在弹肖邦夜曲。
3.有人嫌弃《空洞骑士》地图太绕,但正是那些藏在酸液池底下的隐藏房间,让我们的探险充满意外惊喜。甲虫商人的锈铁勋章、温泉里泡澡的NPC(非玩家角色),这些碎片化叙事比直白剧情更有后劲。
像素里的哲学课
1.《死亡细胞》每次重生都改变地图的设定,教会我们接受无常。那些镶嵌在城墙里的断矛,可能上次轮回正是我们插进去的。滚动的头颅和飞溅的肠子,被做成了充满恶趣味的收集要素。
2.当《信使》突然从8位机画质变成16位机时,很多玩家以为自家显示器坏了。这种时空穿越的戏法不只停留在视觉上,后期关卡需要我们在两个时代之间反复横跳解谜。
3.在《铲子骑士》里挥动铁锹的触感,能让现实中的园丁怀疑人生。开发商把土块崩裂的物理反馈做到极致,挖宝时震动手柄传来的颤动,让人想起咬碎焦糖布丁的脆响。
被低估的冷门佳作
1.《墨西哥英雄大混战》里会跳舞的骷髅,证明了幽默感比画面更重要。主角死亡时爆出的彩色糖果,让失败都变得甜蜜蜜的。那些需要切换阴阳两界才能通过的机关,像极了我们白天黑夜的两幅面孔。
2.如果给《暴徒猎手》加上香烟滤镜,就是部九十年代港产片。霓虹灯下的钢管砸在混混头上时,慢镜头里飞出的假牙比任何特效都真实。双人合作模式里抢人头的幼稚争吵,才是游戏的精髓所在。
3.被埋没的《炽热合金》其实是台时光机,精确复刻了MD世嘉时代的16bit手感。主角跑步时扬起的火星会灼伤屏幕外的眼睛,BOSS战前的挑衅台词土得让人起鸡皮疙瘩。
排行榜从来不是圣经,我们更享受发现冷门宝藏的过程。当像素颗粒在屏幕上跳动时,那些关于快乐的本能记忆就都回来了。下次遇见让你忘记时间的横版游戏,记得给它留个存档位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