丧尸题材总有种奇怪的魔力,让人既害怕又忍不住想靠近。最近整理这份丧尸生存联机游戏排行榜时,发现不少作品把末日逃亡玩出了新花样。有人沉迷建造避难所,有人专精背后捅队友刀子,当然更多人只是单纯享受被丧尸追着满街跑的快乐。
活下来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
1.那些强调团队配合的游戏往往走得更远。DayZ十年前就用硬核机制教会我们,子弹打在队友身上同样会飙血。背包里多带一卷绷带,可能就救了隔壁陌生人的命。游戏里临时组建的小队经常比现实朋友更靠谱,毕竟谁都不想半夜被丧尸破门而入。
2.语音交流系统改变了很多游戏的玩法。ProjectZomboid里经常出现这种情况:三个人蹲在超市货架后用手势比划,第四个人突然开麦喊了句快跑,整个队伍瞬间乱成一团。这种毫无排练的喜剧效果,正是联机模式最珍贵的部分。
3.资源分配永远考验人性。有人测试过在7DaysToDie里,百分之六十的团队分裂都发生在分配最后一块烤肉时。开发商后来加入了食物腐败系统,反而让玩家学会分享即将过期的罐头。
末日也要讲究基本法
1.物理引擎决定丧尸的恐怖程度。DyingLight2那些会爬墙的感染者,让多少玩家养成了抬头看天的习惯。有个朋友在游戏里建了五层高的安全屋,结果第二天发现丧尸叠罗汉爬了上来,这种设计比单纯堆数量高明得多。
2.昼夜交替不只是视觉效果。StateofDecay2里白天搜刮物资,晚上蹲在房顶数丧尸,已经成为固定流程。有些玩家甚至养成了和游戏时间同步的作息,虽然分不清这算沉迷还是行为艺术。
3.地图设计藏着开发者的恶意。最近很火的TheFront把资源点放在地铁隧道深处,每次进去都像参加黑暗迷宫挑战赛。手电筒电量耗尽的提示音,成功取代丧尸低吼成为新一代恐惧来源。
创意比枪械更重要
1.非战斗流派正在兴起。有个日本玩家在Rust里开了家丧尸观光旅行社,用陷阱困住感染者收门票参观。虽然第三天就被愤怒的丧尸拆了场馆,但这种行为艺术获得大量模仿。
2.建造系统决定游戏寿命。ConanExiles的丧尸MOD证明,玩家愿意花四小时砌墙,只为看丧尸撞墙的蠢样子。有人统计过,建筑党平均存活时间是战斗狂的三倍。
3.模组社区延长了游戏寿命。Left4Dead2十年后依然活跃,全靠玩家自制的奇葩地图。从浣熊市到寂静岭,这些民间创作经常比官方DLC更有诚意。有个中国团队做的重庆地图,连辣椒酱都做了物理效果。
排行榜常驻嘉宾
1.求生之路系列像教科书般经典。四人小队配置成为行业标准,特殊感染者设计被抄了无数遍。现在回去玩初代,依然会被女巫的哭声激起生理反应。
2.腐烂国度系列胜在细节。NPC会记住你上次没分给他止痛药,这种小心思让单人玩也有联机感。二代加入的基地建设系统,让很多玩家患上物资收集癖。
3.消逝的光芒把跑酷玩出花。在屋顶间跳跃本该很帅,直到你发现下面全是张嘴等着的丧尸。开发商后来加入钩爪道具,结果玩家发明出空中飞踢的新玩法。
丧尸题材永远在进化
十年前我们还在吐槽所有丧尸都慢吞吞,现在有的游戏已经加入会战术包围的智能尸群。从单纯的血浆盛宴到复杂的生存模拟,这个类型总能找到新方向。或许吸引我们的从来不是丧尸本身,而是在秩序崩塌后,人类暴露出的那些有趣本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