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知道为什么"走为上计"三十六计最后吗?其实这玩意儿是有讲究的,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个事儿。说实话,第一次接触三十六计时我也犯迷糊,这不就是一堆成语嘛,怎么还分先后顺序呢?后来才明白,这里头藏着古人打仗的完整逻辑。
三十六计到底分几类?
先给大伙儿捋个明白,三十六计按功能分成 六大类 ,每组六条计策。这个分类法特别实用,就像工具箱里的螺丝刀分十字和一字一样,用对了场合才能事半功倍。
1.
胜战计 :稳操胜券时的打法
2.
敌战计 :势均力敌时的策略
3.
攻战计 :主动进攻的套路
4.
混战计 :局面混乱时的解法
5.
并战计 :盟友变对手的应对
6.
败战计 :处于劣势时的后路
你看这个顺序,从优势到劣势,从主动到被动,完全符合实际打仗的节奏变化。我个人觉得最妙的是,它模拟了战场形势的自然演变过程,就像下棋要有先后手一样。
第一组:胜战计(1-6计)
这套组合拳适合已经占上风的情况,讲究的是怎么把优势转化为胜利。举个生活中的例子,就像你打游戏经济领先时,该怎么扩大优势。
1.
瞒天过海 :假装常态麻痹对手
2.
围魏救赵 :攻其必救化解危机
3.
借刀杀人 :利用第三方力量
4.
以逸待劳 :养精蓄锐等敌疲惫
5.
趁火打劫 :抓住对手混乱时机
6.
声东击西 :佯攻一处实取另一处
这里头"围魏救赵"特别有意思。战国时期齐国救赵国,不直接去赵国,反而攻打魏国老家,这思路现在商战里还在用。比如某手机品牌和竞争对手打价格战,突然跑去挖对方供应链,就是这个套路。
第二组:敌战计(7-12计)
打到僵持阶段就得用这套了。双方实力差不多时,比的就是谁更会玩心理战。
7.
无中生有 :虚虚实实迷惑对手
8.
暗度陈仓 :明修栈道暗度陈仓
9.
隔岸观火 :坐山观虎斗
10.
笑里藏刀 :表面友好暗中使绊
11.
李代桃僵 :舍小保大
12.
顺手牵羊 :抓住顺手可得的机会
"中生有"招现在短视频平台用得最溜。先放个夸张标题吸引你,点进去发现内容根本不是那么回事,但你已经贡献点击量了。当然我不是说这做法对,就是举个例子。
第三组到第六组的精髓
篇幅关系,咱们快速过一下后面的重点:
攻战计 (13-18)讲究主动出击,比如"打草惊蛇"就是试探性攻击; 混战计 (19-24)适合乱局,像"水摸鱼"; 并战计 (25-30)专治盟友反水;最后的 败战计 (31-36)全是保命绝招。
特别要说"为上计"以为这是认怂,其实大错特错。它排在最后是因为这是最理性的选择——明知打不过还硬刚才是真傻。你看红军长征就是经典案例,保留革命火种比逞一时之勇重要多了。
现代人怎么活用三十六计?
别以为这些计谋只能用在打仗上。谈生意时"欲擒故纵"追对象时"抛砖引玉"甚至教育孩子都能用上"虎离山"——比如先把孩子从游戏机前引开再说作业的事。
但千万记住,三十六计是把双刃剑。用在正当竞争是智慧,用来坑蒙拐骗就是缺德了。我个人觉得,了解这些主要是为了防范被别人套路,而不是整天想着算计人。
其实三十六计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它教会我们:解决问题要讲方法,蛮干是最笨的。就像下棋,走一步看三步,这个思维模式放到今天照样管用。下次遇到难题时,不妨想想三十六计里有没有合适对策,说不定就有意外收获。